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?>?今日樂清?>?圖片信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成文日期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00多萬尾對蝦苗“播種”樂清灣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日期:2022-09-23 08 : 37 瀏覽次數: 字體:[ ]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增殖放流現場。樂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黃瀚 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來啦!放蝦啦!”9月21日下午,在南岳鎮杏灣漁港碼頭,隨著工作人員的一聲吆喝,一桶桶活蹦亂跳的“蝦流”歡快地“融入”樂清灣海域。這是自黑鯛苗后,今年樂清第三次開展增殖放流活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放流現場,漁業專家對蝦苗進行質量驗收和數量核對后,工作人員和漁民代表紛紛用塑料桶將活水艙的蝦苗撈起,倒入水中。不一會兒,放流的蝦苗成群結隊地向遠方游去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9、10月份是刀額新對蝦生長的關鍵期,也是增殖放流的好時機?!惫ぷ魅藛T介紹,這次投放的刀額新對蝦苗,就是樂清市民俗稱的蠶蝦、跳蝦,總數有4235萬余尾。為了提高蝦苗的成活率,工作人員挑選了適合其生長的淺水碼頭,還專門挑選了漲潮時間增殖放流,助力蝦苗游向大海。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通過采取人工增殖手段,一方面可以恢復本地野生海洋生物種質資源,維護生態平衡,提高漁業資源生產能力,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。另一方面還能宣傳保護海洋資源,促進漁民增收?!笔修r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樂清市自開展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工作以來,放流的近海品種有大黃魚、黑鯛、日本對蝦、刀額新對蝦、曼氏無針烏賊、泥蚶、青蛤、縊蟶等魚、蝦、貝20余種。今年除了投放黑鯛苗、刀額新對蝦苗等近海品種外,還將在芙蓉、雁蕩等鄉鎮溪流投放光唇魚等淡水品種,進一步豐富水產資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漁業增殖放流項目經過多年的實施取得了喜人成效,樂清灣海域的漁業資源衰退勢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。目前,樂清灣灘涂貝類自然資源得到一定的恢復,近海的大黃魚、黑鯛、斑鰶、三疣梭子蟹等資源有所增加,多年未見的曼氏無針烏賊有了零星漁獲量,有效促進了近海漁業資源的修復振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级黄片